北交所网站显示,9月25日,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昌智能”)披露了对北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,内容涵盖技术先进性、关联交易公允性、境外销售、毛利率波动等多个问题。
北交所在问询中首先聚焦于海昌智能的技术先进性与创新能力。海昌智能在回复中强调,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线束装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、信息通讯、光伏储能等领域。公司目前拥有31项核心技术和48项发明专利,技术特点体现在技术集成化程度高、定制化程度高、柔性化生产特性显著。
尽管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,但海昌智能指出,其研发投入金额持续增长,2024年达5917.06万元,研发人员增至227人,研发成果转化率约57%,具备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的持续创新能力。
针对北交所关于是否采购软硬件后简单加工、组装并销售的质问,海昌智能明确否认,表示公司产品并非简单组装,而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,将外购标准件与自制定制件集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核心组件,并搭载自主研发的控制程序,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。公司强调,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设计、系统集成与软件控制,而非依赖外购零部件的初级加工。
关联交易问题成为北交所关注的另一重点。海昌智能第一大客户为天海电子,报告期内销售占比均超过20%,且二者历史上存在股权关系。北交所质疑交易公允性及公司独立性。
海昌智能回复称,2020年其从天海电子剥离后,双方在资产、人员、财务、机构等方面已实现独立,不存在混同情形。海昌智能强调,对天海电子的销售价格参照市场定价,部分产品甚至低于国际厂商报价,具备公允性。此外,公司实际控制人目前仅间接持有天海电子26.96%股份,且未在其董事会任职,无法对天海电子施加控制,不影响关联交易的中立性。
关于境外销售,北交所关注其真实性与可持续性。海昌智能披露,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占比从5.92%提升至15.27%,主要客户包括莱尼、安波福、李尔等国际线束巨头,产品最终应用于宝马、奔驰、特斯拉等欧美主流车企。
海昌智能表示,境外销售以直销为主,部分通过经销商开展,所有销售均基于真实订单,不存在压货或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。公司也坦言,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,其对美出口面临一定不确定性,但相关收入占比不足6%,影响有限。
报告期内,海昌智能收入持续增长但净利润下滑。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2.59%,归母净利润却下降5.23%。北交所要求海昌智能量化说明人工成本增加、折扣政策、毛利率下滑的具体影响。
海昌智能解释称,2024年生产人员增加,主要因订单增长及新产品交付需求,导致人工成本上升。此外,为拓展市场,公司对部分新设备采取低价策略,拉低了整体毛利率。公司预计,随着新设备规模化生产及工艺优化,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。
在客户结构与产品创新方面,海昌智能披露,报告期内新增客户数量持续增长,2024年新增客户464家,贡献收入1.07亿元,占比13.42%。公司指出,存量客户仍是收入主力,占比约61%,主要为比亚迪、立讯精密、安波福等大型线束企业。
海昌智能强调,尽管传统设备如全自动压接机销量有所下滑,但其仍为核心产品,且公司通过推出HBQ-922双绞线加工中心、HBQ-961新能源线束全自动加工生产线等新产品,实现了对传统设备的补充与升级,满足客户对高压、高速、轻量化线束的加工需求。
据海昌智能招股书,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,主要从事高性能线束装备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产品可服务于汽车工业、信息通讯、光伏储能等领域。公司与天海电子、安波福、比亚迪、立讯精密、长城汽车等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泰仓配资,财富通配资,万德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